突出问题:邛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,属高原湖泊,是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,作为西昌乃至全凉山州人民的“母亲湖”,既调节西昌区域气候,又是城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。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,围海造田、填海造塘、餐饮住宿等无序发展,近三分之二的湖滨湿地遭到严重破坏,滩涂和原生湿地基本消失,水鸟和本土物种减少,邛海湿地生态功能日趋降低。邛海水域面积缩减至不足27平方公里,水质从Ⅱ类降至Ⅲ类及以下,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。
主要做法:西昌市确立了“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”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,树立了“修复一片湿地,救活一个湖,造福一方百姓”的治理理念,实施立法保障、规划引领、生态搬迁、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,让城市发展与邛海生态保护协同共生。一是科学规划,依法治湖。高标准编制《邛海流域环境规划》《邛海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》等数十项规划,形成了科学完整的保护、建设、利用规划体系。1997年4月颁布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部极速体育,极速体育app保护的地方性法规《凉山州邛海保护条例》,为依法治湖和保护邛海流域极速体育,极速体育app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。二是采取“只出不进,只拆不建”的强制性保护措施,投入资金50多亿元,实施退人、退房、退田、退塘,还湖、还水、还湿地的“四退三还”工程,生态搬迁邛海周边群众5万余人,分六期建成2万亩环邛海湖滨带湿地,恢复了湖泊湿地和湖滨带1067公顷。三是实施邛海流域生态恢复治理工程,从1998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,对邛海周边森林进行有效保护,封山育林面积6.2万亩;实施天保工程人工造林、退耕还林、邛海周边生态修复各类造林项目,截至2021年11月累计实施人工造林11.816万亩。根据省测绘局提供的数据显示,邛海流域植被覆盖率从1989年的38.2%增加到2017年的53.7%。四是西昌市2014年启动实施《邛海极速体育,极速体育app保护总体实施方案》,通过官坝河、鹅掌河、小箐河等流域泥沙治理工程,共减少水土流失量约25万m3/年。2020年实施鹅掌河下游水土保持项目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.09km2,修建库容3.1万m3拦砂坝1座。
移民迁建是实施邛海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基础。按照好地段高标准规划、高标准补偿,邛海共建设安置小区15个,让老百姓“搬得出、住得好、发展得好”。根据邛海管理需求,设置上千个就业岗位,让拆迁群众从事到邛海保护的工作;通过政策支持引导拆迁群众,大力发展精品民宿、特色餐饮等产业,打通致富增收门路,众多举措得到广大拆迁群众的支持和拥护。
宣传教育是保护邛海环境的群众基础。建成湿地宣教中心、鸟类科研观测站、珍稀植物研究站及移动观鸟站等环境科普基地,成功创建“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”“国家环保科普基地”“全国科普教育基地”“中国最佳野生鸟类观赏地”及“四川省优秀科普基地”,逐步增强市民绿色环保意识。
实施成效:通过系统修复与保护,邛海水域及湿地面积从2006年不足27平方公里恢复到34平方公里,邛海按照自然节律运行在《凉山州邛海保护条例》规定的法定水位范围;作为西昌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,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监测数据显示,邛海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%。整个邛海的35公里湖滨带得到修复,环湖林草覆盖率达到92%,湖滨带极速体育,极速体育app功能得到恢复;为水鸟、鱼类、昆虫、微生物的生息繁衍营造了良好的生境,近年来湿地内共有维管植物498种、鸟类210种,其中2021年新增鸟类15种。邛海水质稳定达到Ⅱ类,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35.2,属于中营养水平。
邛海景区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1480多万人次,同比增长5.8%,实现旅游收入49.9亿元,同比增长26.9%。西昌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,助推西昌跻身四川省县域经济首位。使西昌市形成了山、水、城相依相连得景观格局,让城市行走在山水之间,将独特的高原湖泊景观资源融合发展为优势生态旅游资源。
经验启示:西昌市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通过对邛海加强水极速体育,极速体育app保护修复,探索出一条高原湖泊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。“认识到位,领导重视;规划先行,法律保障;环境改善,群众致富”的邛海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推广。
千亩鱼塘(1999) | 千亩鱼塘改造后——梦里水乡湿地 |
老海亭前围海造田(1975) | 老海亭围海造田改造后——梦里水乡湿地 |
第3组邛海积肥(1975) | 改造后——烟雨潞州湿地 |
小渔村跑马场(2011) | 小渔村跑马场改造后——烟雨鹭洲-3期 |
铁路技校一角(1984) | 铁路技校一角改造后——西波鹤影湿地 |
邛海莲池公园(2002) | 邛海莲池公园改造后——梦寻花海湿地 |
视频资料:邛海